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google finance] 用 Google 試算表抓取 加權報酬指數(代號:IR0001)

1. 打開 Google 試算表

2. 輸入以下公式

=IMPORTXML("https://tw.stock.yahoo.com/quote/IR0001","//*[@id='main-0-QuoteHeader-Proxy']/div/div[2]/div[1]/div/span[1]")

注意:IR要大寫喔!

3. XIRR 計算台股加權報酬指數


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投資] 台灣上市ETF 規模排名 更新日期 2024/9/14

ETF代號/名稱規模排名
0050 / 元大台灣50394,346,760,0001
00878 / 國泰永續高股息317,044,505,4002
0056 / 元大高股息312,472,494,1803
00929 /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274,799,395,4404
00919 /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259,467,306,3505
00940 /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169,540,842,9006
006208 / 富邦台50135,789,668,2007
00713 /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99,992,696,0008
00881 / 國泰台灣5G+56,115,826,8309
00939 / 統一台灣高息動能50,090,578,20010
00680L / 元大美債20正242,956,502,72011
00918 / 大華優利高填息3041,742,571,72012
00882 / 中信中國高股息37,261,162,42013
00631L / 元大台灣50正235,074,757,28014
00632R / 元大台灣50反134,961,595,01015
00712 / 復華富時不動產32,786,454,67016
00934 / 中信成長高股息31,009,346,60017
00662 / 富邦NASDAQ30,636,296,52018
00900 / 富邦特選高股息3028,672,313,25019
00692 / 富邦公司治理28,286,777,60020
資料來源:https://mis.twse.com.tw/stock/various-areas/etf-price/indicator-disclosure-etf?lang=zhHant

https://tool.yp-finance.com/stockcompare

觀察心得:

1. 前10名中,有7個就是高股息,可見台灣人真的很愛配息型的ETF。

2. 富邦台50跟元大台灣50規模增加幅度有一增一減的情形,同樣是追蹤台灣五十指數,但006208規模增加,但0050卻在減少。從長期績效比較起來,006208確實稍微大於0050,看來內扣費用,長期真的會影響績效。目前回測工具很多,一般投資人也會使用,看來元大要注意,或乾脆調降相關管理費用。

3. 槓桿型的ETF部份,00631L規模已上升到14名,有增加的趨勢。表示槓桿型的產品透過大仁的推廣,有越來越多人認同,而進行長期資產配置,所以規模有增加的情形。但若要投資此類的商品,建議還是多多吸收相關的知識,以了解預期的風險。另美債正2也因為聯準會將降息,引起投資人追逐,規模快速增加。

4. 至於之前搶破頭的 00940,從募集規模 1752億下降到 1695億,微幅下降 57億,約減少 3.2%,後續再繼續觀察其變化。

5. 千億規模以上共有7檔,00713只差臨門一腳,看來很快就有8檔了。ETF得到投資人認同,這是很不錯的一件事。但一些主題型的 ETF換股的策略過於簡單,容易被鎖定,也容易造成市場的波動。

6. 海外ETF的部份,前20名有三個標的是00662 / 富邦NASDAQ、00712 / 復華富時不動產及00934 / 中信成長高股息,00662是追蹤海外指數QQQ的商品,能進到前20名,表示台灣市場的投資人也逐漸將這樣的商品加入資產配置中,以分散風險。

本文同步刊登於:辰哥投資筆記 https://vocus.cc/salon/cheninvest


每年9月統計更新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google finance] 用 Google 試算表抓取 國泰美債20年00687B 股價資料(google finance)

1. 打開 Google 試算表

2. 輸入以下公式

=IMPORTXML("https://tw.stock.yahoo.com/quote/00687B","//*[@id='main-0-QuoteHeader-Proxy']/div/div[2]/div[1]/div/span[1]")

注意:B要大寫喔!

=IMPORTXML("https://histock.tw/stock/00687b","//*[@id='Price1_lbTPrice']/span")

=Index(ImportHtml("http://bigcharts.marketwatch.com/advchart/frames/frames.asp?symb=00687b", "table"),3,1)

加個 substitute() 可以取代不想要的字

=Substitute(Index(ImportHtml("http://bigcharts.marketwatch.com/advchart/frames/frames.asp?symb=00679b", "table"),3,1),"Last:","")

柒、如何檢視你的投資績效?(使用Google試算表)

定期檢視投資績效是投資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這有助於了解你的投資策略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進行調整。

以下運用 Google試算表來幫助小資族們能很快檢視自己的投資績效,並能檢討自己是否需要調整自己的資產配置。

XIRR函數

Google試算表中,XIRR函數可說是投資大眾的救星,它背後的數學其實不難,只是一個等比級數方程式,求未知數的一個過程,我們不需要了解,我們只要會使用它就可以了。

試想一個小資族的投資情境,想進行指數化投資,以下是他的投資情況:


標的:富邦台灣50(代號:006208)

2022年1月5日 買 500股 金額  42,250元

2023年2月1日 買 300股 金額  20,685元

2024年8月1日 買 200股 金額  21,510元

請問他的投資年化報酬率為何?(配息先不再投入)

首先我們打開 Google試算表(註),在儲存格上輸入,如下圖:


Google試算表-XIRR範例1

上表中,有A6、B1、B6這三個儲存格要公式。

A6儲存格 =today()

B1儲存格 =XIRR(B3:B6,A3:A6)

B6儲存格 =GoogleFinance("TPE:006208","PRICE")*1000

XIRR函數即是計算(日期範圍,現金流金額)年化報酬率,最後一列,運用日期函數及 GoogleFinance函數,來擷取富邦台50今天的收盤價,立刻計算出目前的資產價值,同時XIRR也計算出目前資產的年化報酬率是 14.98%。如果要換不同的投資標的,只要更改B6中的代號即可。

利用不同時間投入的現金流,我們可以很快計算出自己的投資績效是否能勝過大盤。

年化報酬

以下是台灣加權報酬指數21年、含息年化報酬率 11.74%


0050未含配息21年、年化報酬 7.7%

006208未含配息年化報酬 11.07%


看了以上的數字,你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投資績效與大盤比較起來如何?如果沒辦法,就乾脆加入指數投資的行列吧!


註:請先有一些試算表的基本操作能力,這樣操作起來會更得心應手。

陸、如何從資產組合中有效提領?

 

從資產組合中有效提領資金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長期的財務穩定和資產的持續增值。以下是一些有效提領的方法和策略:

一、設定提領目標

每年需要提領多少資金來滿足生活需求。例如:每月生活花費為10萬元。

確保這個數額在你的資產組合的收益範圍內,以避免資產快速縮水。例如:4%提領法則。

二、資產組合多元化

保持多元化的資產組合,降低風險和波動性。

確保你的資產分散在不同的投資工具中,例如:股票、債券或不動產等,以應對市場變化。定期再平衡可以幫助你在市場波動中保持資產組合的穩定性。

提領就是變現,考慮能容易變現的投資工具。例如:平常使用新台幣,資產組合不能全部都是海外帳戶資產,轉換的便利性也要考慮。

三、動態調整

根據市場狀況和個人需求動態調整提領比例。例如,在市場表現較好時可以多提領一些,市場表現較差時則減少提領。考慮大額的緊急提領,可以再額外提撥緊急備用金。

例如:市場好的時候,可以提領5%;市場不佳時可以提領3%,以渡過難關。所以一般所說的退休資產總額,應該佔月花費的22倍到50倍之間。

例如:月花費 10萬元,年花費120元,可退休資產約為

120萬 X 22(倍) = 2640萬

120萬 X 30(倍) = 3600萬

120萬 X 40(倍) = 4800萬

120萬 X 50(倍) = 6000萬

但這樣的試算其實是很粗略的計算。

四、資產永遠花不完

要做到Withdraw Forever,有很多主客觀的變數條件。例如:你的退休年齡、距離終老的年紀、平均月花費、資產組合報酬率(含平均通貨膨脹率)、緊急備用金等等...

若以股票為例,我們使用一個EXCEL的PV函數就可以做到這個計算,公式如下:

=PV((資產平均報酬率-通膨率)/(1+通膨率),(終老年紀-退休年紀),-月花費*12,0,1)

五、稅務規劃

當你的資產長大到用不完時,當然可以在有生之年,增加花費,增加生活幸福感。另外,考慮稅務影響,選擇有利的提領時間和方式,以減少稅務負擔。尋求財務顧問或理財專家的建議,以制定個性化的提領策略。

這些方法和策略能幫助你在提領資金的同時,維持資產組合的健康和增長,確保長期的財務穩定,過安穩健康的退休生活。行有餘力​,可以回饋社會,做更有意義的運用。

—來自辰哥投資筆記發佈於辰哥投資筆記 https://vocus.cc/article/66a194c5fd89780001f95db9

伍、如何建構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

建構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是一項需要全面考慮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投資期限和市場狀況的過程。以下是一些關鍵步驟和建議:

1. 設定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目標:確定你的投資目標,如退休、買房、子女教育等,這將影響你的投資策略。
風險承受能力:根據你的年齡、財務狀況、收入穩定性和個人偏好來確定你能承受的風險水平。

2. 資產配置的基本原則

多元化投資:通過在不同資產類別(如股票、債券、現金、房地產等)之間進行分散投資,來降低單一資產波動的風險。
平衡風險和回報:根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平衡高風險高回報的資產和低風險低回報的資產。

3. 決定資產類別的配置比例

股票: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長期回報潛力較大。建議配置比例可以在20%-80%之間,具體比例依個人情況而定。
債券: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中等的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的收益。建議配置比例可以在20%-60%之間。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提供流動性和安全性。建議配置比例可以在5%-20%之間。
其他資產:如房地產、商品、私募股權等,可以進一步分散風險,建議配置比例根據個人投資偏好調整。

4. 選擇具體的投資工具

股票:可以選擇個股、ETF或指數基金來分散風險。
債券:可以選擇政府債券、公司債券或債券基金。
現金等價物:如貨幣市場基金、短期存款。
其他資產:如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黃金ETF等。

5. 定期再平衡

監控投資組合:定期(如每季度或每年)檢查你的投資組合,確保各資產類別的配置比例符合你的投資策略。
調整資產配置: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保持原定的資產配置比例。

6. 低成本投資

選擇低費用的投資工具:如低費用比率的ETF和指數基金,以減少投資成本。
避免頻繁交易:減少交易成本和稅務負擔。

7. 長期策略

保持紀律:堅持你的資產配置策略,不因市場短期波動而頻繁調整。
定期檢查和調整:根據個人情況(如年齡增長、收入變化)和市場狀況,定期調整資產配置。
示例資產配置組合
假設一位30歲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中等,目標是退休儲蓄,以下是一個可能的資產配置組合:

股票:60%(40%國內股票,20%國際股票)
債券:30%(20%政府債券,10%公司債券)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10%
隨著年齡增長和接近退休,可以逐步增加債券和現金的比例,減少股票的比例,以降低風險。

總結來說,建構資產配置組合需要全面考慮個人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狀況,並通過多元化投資和平衡風險與回報來實現最佳效果。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肆、如何挑選或評估一檔ETF

上一篇,既然這麼多的諾貝爾獎得主,都已經告訴我們明牌就是指數型基金。但市面上指數基金那麼多,我們要怎麼來挑選或評估要投資的標的。
以下是一些關鍵點:

1. 了解ETF的投資目標和策略

追蹤標的指數:了解ETF追蹤的指數,如S&P 500、MSCI新興市場、台灣五十指數、高股息指數等。確保這個指數符合你的投資目標。
投資策略:明確ETF的投資策略,是被動追蹤還是主動管理。

2. 費用比率

管理費:查看ETF的費用比率(Expense Ratio),這是管理該ETF所需的年費。較低的費用比率意味著更少的成本負擔。美國最早的低成本指數基金,就是約翰伯格(John Bogle)在1975年設立先鋒基金,以S&P 500為標的做指數化投資。台灣最早掛牌上市是2003年6月發行的寶來台灣卓越五十基金(代號:0050)。但費用率與國外低成本相較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隱藏費用:注意其他潛在費用,如經理費、追蹤誤差、稅務考量等等。

3. 歷史表現

回報率:檢查ETF的歷史回報率,了解其過去的表現,但請記住,過去的表現不代表未來的回報。
追蹤誤差:查看ETF與其追蹤指數之間的差距(追蹤誤差)。較小的追蹤誤差表示ETF更好地複製了指數的表現。


4. 流動性

交易量:檢查ETF的日均交易量。較高的交易量通常意味著較好的流動性,買賣時的價差較小。
資產規模:了解ETF的總資產規模,規模較大的ETF通常流動性更好,管理費也較低。

5. 持股情況

成分股:查看ETF的主要持股,確保這些成分股符合你的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
行業和地理分佈:了解ETF在不同行業和地區的投資分佈,確保與你的投資策略一致。

6. 風險評估

波動性:檢查ETF的波動性指標,如標準差、Beta值,了解其風險水平。
市場風險:評估ETF所投資市場的風險,如新興市場的政治風險和經濟風險。

7. 分配和收益

股息收益率:了解ETF的股息收益率,如果你尋求定期收入,這是一個重要指標。
分配政策:查看ETF的分配政策,了解股息支付的頻率和方式。

8. 監管和公司背景

基金公司:選擇具有良好聲譽和業績記錄的基金公司發行的ETF。
監管合規:確保ETF符合所在市場的監管要求,具有透明的運作機制。

9. 投資工具和稅務考慮

交易平台:確保你所使用的交易平台支持該ETF的交易。
稅務影響:了解該ETF在你所在國家的稅務待遇,包括資本利得稅和股息稅。


總結來說,評估一檔ETF的適合性需要綜合考慮其費用、歷史表現、流動性、風險和收益等多方面因素,並與你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

目前國內的ETF總共超過200檔,有指數型、高股息型、有不同策略型等等,投資人應該仔細評估自己的資產狀況,以能符合自己的需要為原則,來挑選適合的ETF。

利用指數型ETF可以讓一般散戶直接參與市場的報酬,可以說散戶的救星,可以長期參與市場,做到直正的買進、躺平,等資產增值就好。但有人一定不滿足這樣的市場報酬,夢想著自己能像巴菲特一樣,打敗大盤(其實就算巴菲特,也不是年年能打敗大盤)。

參、指數化的奇蹟


 你在幫券商打工賺錢嗎?

年輕時常幻想把股市當提款機,只要我掌握低買高買,就可以在股市中持續獲利,於是鑽研技術分析、看一些講的天花亂墜的股市名嘴,過了幾年之後,發現怎麼資產還是沒增長,小賺小賠,手續費倒是貢獻了不少,感覺好像在幫券商打工一樣。


小散戶該何去何從?

不是每個人都有投資方面的專業知識,當你努力學習各種技術分析,其實就是在看後照鏡開車。身為小小的散戶投資者,都應該去認真去了解一下,現在的投資理論,為何以前盛行個股投資,現在卻變成了有一大堆可供選擇的指數型基金或ETF。


先來點認知吧!

股價是隨機漫步嗎?

路易·巴舍利耶在1900年提出,資產價格的變動像隨機過程一樣,這奠定了金融數學的基礎。股票市場是否符合隨機漫步理論比較複雜,取決於具體情況和時間。雖然這個理論能解釋很多市場行為,但也有一些例外和挑戰。隨機漫步理論是一種理解市場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真理。


市場是有效率的嗎?市場永遠是對的嗎?

市場有效性假說由尤金·法馬在1960年代提出,認為所有可用的訊息都反映在價格中,因此無法獲得超額報酬。市場也有異常和非理性行為。短期內市場可能更有效,但長期價格會受基本面和投資者行為影響而偏離。不同市場的效率程度不同,比如新興市場和成熟市場。理性的投資者能糾正市場錯誤,但非理性行為會使價格長期偏離。所以市場不一定是對的。


選飆股?還是一籃子股票?

選擇飆股或一籃子股票取決於你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你追求高回報且能承受高風險,選擇飆股可能適合你,因其潛在回報較高,但波動大且需要深入研究。如果你偏好穩定回報且風險承受能力較低,一籃子股票如ETF或指數基金是更好的選擇,因其分散風險且管理方便。對新手投資者,建議選擇一籃子股票以獲得穩定回報;對有經驗的投資者,可以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少量飆股以平衡風險與回報。所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投資策略。


如何建構有效率的投資組合?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建構在幾位諾貝爾得主的理論。然而,建構有效率的投資組合需考慮以下幾點:首先,設定明確的投資目標和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其次,進行資產配置,將投資分散在股票、債券和現金等不同類別中,以降低風險。選擇多元化的投資標的,如不同國家和行業的股票,以進一步分散風險。定期檢查並調整投資組合,保持原定的資產配置比例。選擇低管理費的基金或ETF,減少投資成本。堅持長期投資策略,避免頻繁交易。通過這些方法,你可以構建一個平衡風險和回報的高效投資組合。


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貳、技術指標的迷思(2)~續RSI指標

前篇的KD指標,在數學上的意義代表的是「 當前的股價在N日之內的相對位置」依加權平均定出K值及D值。而RSI這個老牌的技術指標,在數學上的意義代表的是,股價在N日之內的相對強弱的比值。

那麼 RSI指標有沒有比較厲害呢?

使用方法

  • 以6日RSI值為例,80以上為超買,90以上為賣點;20以下為超賣,10以下為買點。
  • 股價創新高,RSI也創新高點,代表後市仍強,若RSI未創新高點為賣出訊號。(高檔背離)
  • 股價創新低,RSI也創新低點,代表後市仍弱,若RSI未創新低點為買進訊號。(低檔背離)

實際例子

數字1上升段,股價創新高,RSI值也創新高。

數字2上升段,股價創新高,RSI值未創新高,產生背離的賣出訊號。

數字3上升投,股價創新高,RSI值也創新高。

數字4上升投,股價創新高,RSI值未創新高。產生背離的賣出訊號。

但是數字2、及數字4的位置,能夠精準的抓到嗎?還是跌下來了,才知道!!!

以上是多頭時的解釋,似乎言之有理。但是真的能那麼完美的操作嗎?

接下來看看空頭時RSI值的變化:


  • 數字1下降段,股價創新低,RSI值未創新低,產生低檔背離的買進訊號。

  • 數字2下降段、股價創新低,RSI值未創新低,又產生新的低檔背離的買進訊號。

  • 數字3下降段,股價創新低,RSI值又創新低???奇怪?RSI值怎麼越來越低,說好的背離買進訊號,哪一個才是真的買進訊號?這時開始不斷檢查,懷疑是不是那裡有問題!!!開始換標的,找其他的個股,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中的規律...

數學問題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RSI值的數學計算並沒有錯,只是我們6日RSI、12日RSI,是看6天、12天的變化。我們卻想要擴大解釋它。而KD指標也是一樣,9K、9D是9天的變化,都是某一個時間內,所得出來的計算。所有的技術指標都一樣。混合起來看也是一樣。數學沒有問題,是人的問題。最後只是緣木求魚罷了。


技術指標無用論?!
禪語中「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譬喻人的思考會經過三個不同階段。技術指標也是一樣。可以參考,但是不能盡信。真正能獲利的聖杯到底存不存在,這個問題就留給讀者自行玩味一番。

貳、技術指標的迷思(1)~續KD指標

 前篇提到技術分析只是拿來參考的指標,不能盡信。我們來看看最近的例子:

多頭時,KD值高檔鈍化

加權指數從2023年12月到2024年7月,K值<20的時間只有一次,時間為2024-1-10日,之後股市一路往上,K值也很快在2024-1-24達到80,如果按照KD<20買,KD>80賣,那應該會賣飛,而且會追不回來。因為之後鈍化時間相當久。一直到近期大盤在2024-7-11達到24416的高點,才一路往下修正, 2024-7-19 K值才又終於來到17.19,小於80。

來源:https://fund.bot.com.tw/w/wj/iQuoteChart.djhtm?a=EB09999

空頭時,KD值低檔鈍化

從圖上可以看出,空頭時 KD<20會有很多次,而且每一次股價,一次比一次還要低。這就是KD低檔鈍化。這時的買進策略,似乎用定期定額是個不錯的方法,因為每次都可以買到更多的單位數。

以下是某股票,空頭下跌時的技術線圖:

https://fund.bot.com.tw/

多頭單筆買進持有、空頭定期定額

面對多頭及空頭行情,我們思考的策略為何呢?多頭時,似乎買進持有就是最好的策略。而且單筆投資,一次買進的報酬最高。那麼,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是多頭或空頭呢?其實看國發會的景氣燈號就可略知一二了。從下圖可以看出,2023年景氣燈號為藍燈。正是景氣循環的低點,也是適合買進的時機。

https://index.ndc.gov.tw/n/zh_tw#/

下篇將介紹 RSI指標

貳、技術指標的迷思(以KD、RSI為例)

 

KD<20買,KD>80賣:技術指標真的那麼可靠嗎?

很多人非常相信技術指標,我自己以前也是一樣,常常覺得如果利用這種簡單不帶情感的操作,就可以帶來豐厚的報酬。但實際上真的那麼厲害嗎?KD<20買,KD>80賣,這樣操作就可以了嗎?

就多頭或空頭而言,當KD<20時,有截然不同的意義。通常在多頭的時候,你應該很少看到KD<20,因為在多頭的時候,通常會經常看到KD>80的高檔鈍化,直到產生高檔背離。而在空頭的時候,KD指標比較會出現<20的情況,這時若冒然入市,很有可能只是一個下跌段的開始。


日線、週線或月線:技術指標的矛盾

實際上,若你攤開技術線型來觀察,你會發現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舉例來說,若是利用日線來進行這樣的操作,你會因為太頻繁的買賣,而無法抓到整個大波段的行情。若是依照週線來操作,進出的次數雖然減少,但也會因為指標鈍化失真,而無法參與實際市場的行情。若看長天期的月線來操作呢,進出的次數更少,雖然比較有機會能賺到長波段價差,但也會錯失配息投入的複利效果,而長期股市增長的資本利得及配息便無法獲得。

因此,我們到底要看日線、週線、季線、月線,甚至60分線、30分線、10分線、1分線,其實只是滿足我們對行情的猜想,最後終究可能是一場空。


技術指標的綜合體

這時,相信技術分析萬能的人可能會反過來說,當KD>80或RSI>80時,代表整體市場的動能增加。如果指標在高檔,應該會有漲勢延續的可能,所以應該反其道而行,在KD或RSI大於80、85甚至90時勇敢買進。乍聽之下,這似乎是個好策略,但實際上要遇到這樣的機會實屬難得。

另外,當你發現指標出現這種情形時,市場通常已經反應了一大段行情,也就是漲勢已到了半山腰,進退會陷入兩難。而且此時的獲利已經落後於大盤。這應驗了一句話:「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而在漲聲中落幕。」歷史總是不斷重演。

許多綜合體技術分析,例如:KD>50、MACD大於0軸、柱狀體翻正、布林通道大於2倍標準差、乖離線心理線大於某個設定值,花了那麼多時間研究,但結果往往是看來看去,終究錯過了行情。


買進並持有

綜合以上的簡單分析,最終會發現,「買進並持有(Buy and Hold)」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可能是最好的策略。不需停損,跟隨著大盤一起成長。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人類在經濟動能上,應該會不斷向上。

所有技術指標都是一樣的概念,都是在日、週、季、月、60分、30分、15分,甚至1分鐘為單位的一段時間,去描述股價的波動變化。利用數學公式的計算,通過平滑、乖離、移動平均、標準差、百分等級等方法,計算或比較股價在範圍時間內的位階及變化量,目的就是要預測右側的K線走向。然而,我想,這世界上應該沒有人能用簡單的數學模型就能預知未來。


檢視你與大盤的績效

說到這裡,也許你不太贊成我的看法,你不妨在歲末年終時,去比較自己的總資產報酬與大盤指數的報酬。看看自己的操作是否可以打敗大盤指數,而且每年年末都進行這項比較。如果你的操作每年都能打敗大盤,那麼你可以繼續使用你的模型去操作,應該可以很快就達到財富自由。

然而,如果你無法打敗大盤,何不直接參與市場,買入大盤市值指數相對應的ETF或指數型基金?這樣,你可以把時間用來研究發展自己的興趣、多陪陪家人,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註:何謂 KD指標、何謂 RSI指標等等其它技術指標的數學公式內涵,請自行上網補充相關知識。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壹、理財觀念的啟蒙

看見財富之光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力,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全靠自己慢慢摸索。大學畢業之後開始工作,終於有了一點閒置資金,開始了股市小白的探索。一開始從理財相關書籍開始閱讀,有了一些技術分析的方法之後,開始開始投入資金,短線殺進殺出,但資產一直無所增長。在投資的過程中,經歷了2000年的股市大空頭,網際網路泡沫危機、美國雙子星恐怖攻擊、921大地震,試過各種技術分析的方法,研究各種指標計算,也嘗試去自行寫程式建立指標。後來終於了解,不管任何指標,都只是用一段時間的漲跌變化,去預測未來可能的走向,可是我們不是上帝,怎能知道未來的走勢呢?股市短期走向,成因複雜,會跟隨投資人的情緒起伏波動,隨機而無法預測。


救星出現

2000年的網路泡沫破裂,造成股市大跌,但同時也改變了世界,加速了訊息的流動。一個非財經領域的小白,如何能跟掌握資源的法人對抗。關鍵竟是網路,許多有用的資訊公開置於網際網路、許多佛心的部落客分享投資的經驗,並用歷史經驗來解釋股市的走向與人類的發展息息相關。例如:綠角的財經筆記、PG的財經筆記、PTT的股版...

長線來說,相信股市會跟隨著人類社會經濟趨勢慢慢向上。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量身訂作的資產配置

投資理財是需要量身訂做的,而且非常的個人化。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對金錢的價值觀也不相同。通常我們在快退休的時候,回首來時路,才強烈的意識到,為何自己不早點開始進行理財的規畫。

至於會利用生命週期的概念來進行資產配置的,就又少之又少了。多數人會覺得,我在股市有賺到錢就好了,這就是最好的規畫,殊不知這距離真正的資產配置還好遠好遠。

當我們拿到致富的鑰匙、獲得財富的密碼,開啟了致富之路。我們接下來的任務是,如何讓我們的這一生能更圓滿,讓家人、朋友或是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利用這些正確的理財觀念來富足自己的人生。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