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google finance] 如何解決每天Google Finance 開盤前15分鐘抓不到開盤價格?

Google Finance 的數據更新頻率取決於市場數據類型,以下是各種情境的更新間隔:

1. 美股(如 AAPL, TSLA)

  • 市場開放時間(美東時間 09:30 - 16:00)
    約 1 分鐘 更新一次(有時延遲 2-5 分鐘)
  • 盤後交易(After Hours, 16:00 - 20:00)
    約 5-10 分鐘 更新一次
  • 休市時(非交易時段)
    📌 不更新,顯示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

2. 台股(TPE:2330, TPE:0050)

  • Google Finance 不支援即時台股數據,通常 延遲 20 分鐘以上
  • 開盤時(09:00)可能要到 09:20 - 09:30 才會更新開盤價
  • 盤中更新頻率:每 5-20 分鐘
  • 收盤後(13:30 之後):通常要 等幾小時 才會更新當日數據

📌 台股即時數據建議用台灣證交所 API 或 Yahoo Finance


3. 外匯(如 USD/TWD, EUR/USD)

  • 大多數貨幣對:每 5-10 分鐘更新一次
  • 熱門貨幣(如 USD/EUR, USD/JPY):1 分鐘內可能會更新
  • 加密貨幣(如 BTC/USD)不支援即時數據

4. 基金(如 Vanguard VOO, QQQ)

  • 不提供即時價格,通常一天更新一次
  • ETF(如 SPY, VOO):約 15 分鐘延遲(類似美股)

IMPORTXML 函數 解決方法:

但若是使用 IMPORTXML 函數,上櫃資料常會出現  “  -  ” 的符號,這會造成表中的一些計算無法同步執行。上市的資料倒是沒什麼問題。

解決方法可以使用 apps script 或是用以下比較阿Q的方法。
例如要抓取 00937B,可以使用以下函數:
=IMPORTXML("https://tw.stock.yahoo.com/quote/00937B","//*[@id='main-0-QuoteHeader-Proxy']/div/div[2]/div[1]/div/span[1]")
若是出現  “  -  ” 的符號 ,可以使用以下函數:

=if(IMPORTXML("https://tw.stock.yahoo.com/quote/00937B","//*[@id='main-0-QuoteHeader-Proxy']/div/div[2]/div[1]/div/span[1]")="-",15.78,IMPORTXML("https://tw.stock.yahoo.com/quote/00937B","//*[@id='main-0-QuoteHeader-Proxy']/div/div[2]/div[1]/div/span[1]"))

公式的意思其實就是,當抓不到資料的時候,就出現紅色的價格,這個價格可以自己修改,若可以抓到就恢愎正常狀態,這樣就可以做後續的一些計算,不會卡住了,有沒有很阿Q呀!!!^_^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投資] 2025年台股新春開紅盤(漲)或綠盤(跌)?

 

根據歷年資料,台股在農曆春節後的開盤日(俗稱「開紅盤」)通常表現不俗。以2004年至2024年為例,共21個開紅盤日,其中16次上漲,5次下跌,整體而言,台股在農曆春節後的開盤日有較高的上漲機率,高達近8成。

但是今年2025年,卻是下跌-3.53%,可說是歷年近5年最慘。但不影響廣大的指數型投資者,許多權值股,今都看見放量。股市的成交量是一買一賣堆疊出來的,有人賣,就有人買,有人看淡,但也人看好。

後續行情,讓我們繼續再看下去吧!祝大家蛇年行大運!

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投資] ETF連結型基金 vs. 直接買ETF(以0050為例)

 ETF連結型基金 vs. 直接買ETF(以0050為例)

📌 1. 費用較高

ETF連結型基金的管理費通常比直接買ETF高,因為它除了ETF本身的管理費,還會再加上基金公司的管理費。你需要關注:

  • 基金管理費:通常介於0.5%~1.5%之間。
  • ETF本身的費用:通常0.1%~0.8%之間,依標的不同而異。
  • 申購與贖回費用:部分ETF連結基金可能收取申購/贖回手續費,而ETF本身一般僅有買賣手續費(證交稅、券商手續費)。

如果基金的總費用過高,可能會侵蝕你的投資報酬率。

📌 2. 配息方式不同

ETF連結型基金的配息方式可能與標的ETF不同,可能有以下情況:

  • 配息來源:基金可能會直接發放標的ETF的配息,也可能是收益+部分本金的方式配息(類似部分月配息基金)。
  • 配息頻率:有些ETF是季配或半年配,但連結型基金可能會改為月配或年配。
  • 是否自動再投資:ETF的配息通常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再投入,而ETF連結型基金可能會直接幫你做配息再投資(但會扣管理費)。

如果你是想領現金流,最好確認配息方式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 3. 投資標的與持股透明度

ETF本身的持股每日揭露,但ETF連結型基金的持股變動則可能較慢:

  • 是否100%投資單一ETF:有些ETF連結基金並非100%投資在標的ETF,可能會持有現金、債券或其他資產。
  • 是否主動調整權重:部分ETF連結基金會因應市場變化,調整ETF的投資比例,這可能影響追蹤效果。
  • 持股揭露頻率:ETF通常每日公布持股,但基金可能是每月或每季公布一次。

📌 4. 稅務影響

稅務方面,ETF連結型基金與直接持有ETF有些不同:

  • 海外ETF的股利稅:若標的ETF為美股ETF(如VOO、QQQ),直接持有時會被扣30%股利稅,但若透過ETF連結型基金,可能由基金公司代扣,最終影響不同。
  • 基金贖回的資本利得稅:ETF的價差收益在台灣是免稅的,但ETF連結型基金贖回時,若有資本利得,可能會依當地基金的規定課稅。

📌 5. 流動性與交易機制

ETF可以直接在證券市場即時交易,但ETF連結型基金是透過基金公司申購與贖回:

  • 交易時間:ETF可以在股市交易時間內買賣,ETF連結基金則通常是每日一次淨值申購或贖回。
  • 價格透明度:ETF的買賣價格由市場決定,而ETF連結型基金是以基金淨值(NAV)計價,無法即時決定價格。
  • 贖回時間:ETF賣出後T+2入帳,基金則可能需要T+3~T+5才能拿到資金。

✅ 適合投資人的情境

  • 適合買ETF連結型基金:想定期定額、不熟悉ETF交易、希望簡單操作的投資人。
  • 適合直接買ETF:希望降低成本、需要即時交易流動性、願意自行管理投資的投資人。

🔍 結論

適合買ETF連結型基金的投資人

  • 想定期定額投資ETF,但不熟悉操作ETF的方式。
  • 不想處理美股ETF的海外稅務問題,願意支付較高管理費換取便利性。
  • 偏好由基金公司代為管理、調整持股比例。

✅   適合直接買ETF的投資人

  • 想要更低成本投資ETF,願意自己操作買賣。
  • 需要即時交易流動性,不想受限於基金申購贖回機制。
  • 想完全掌握標的ETF的股利、資本利得與稅務細節。

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投資] 投資高股息ETF 能支付你的房貸嗎?


高股息ETF 作為一種現金流投資工具,確實可以用來支付部分房貸,但要完全支付房貸仍需考量以下幾個重要因素:

1. 投資本金

高股息ETF 每年產生的現金流,取決於你的投資金額。例如:

  • 假設平均年股息率為 5%
  • 如果你的房貸每月付款為 30,000 元,一年共需 360,000 元
  • 要產生足夠的股息支付房貸,投資本金需要為:

2. 股息率穩定性與稅務

不同的ETF 股息率波動會影響現金流,且股息收入需繳納一定稅金。

  • 台灣的高股息ETF,如 0056、00878等等,其歷史股息率大約在 6%~8%
  • ETF的實際股息收益會因市場波動與經濟情勢改變。

3. 房貸利率與負債比

  • 假設房貸利率較高,可能會影響你每月的負擔,對應需要更高的股息收入來抵消。
  • 若能搭配 槓桿策略低利率房貸,也能優化現金流使用。

4. 額外現金流來源

  • 如果你將股息再投資,長期會享受複利效果,但短期現金流使用會受限。
  • 可考慮其他被動收入,如定存、債券或房租收入來補足。

5. 風險控制

  • 高股息ETF適合長期穩定現金流,但其價格仍會隨市場波動。
  • 在經濟衰退時,股息可能減少,影響你的還款能力。

總結

以投資高股息ETF 支付房貸是可行的,但需有足夠的本金、良好的資產配置策略,並考慮到利率與風險管理。 如果你能穩定產生超過房貸付款需求的現金流,高股息ETF 可以是一個有效的工具,但需結合其他資金來源與投資計畫來降低風險。

[投資] 元大台灣五十ETF(代號:0050)終於在2025年初調降費用了

元大台灣50(0050),宣布調整經理費及保管費,調整後費用率將於1月24日起生效,依照現階段規模4469.26億元 (1/22):

經理費由0.32%調降成0.1%   保管費由0.035%調降至0.03%


依目前0050的規模約為新台幣4469億,依費用會調整為 0.10% + 0.03% = 0.13% 

這對所有的投資人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後續若規模增加,費用會再調降到0.075%,這與美國ETF VOO IVV 的費用 0.03% 與相差無幾。看來,後續0050的規模應該會繼續再增加,希望台灣的經濟再往上,廣大的散戶們透過ETF投資,來享受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


來源:https://www.yuantaetfs.com/product/detail/0050/Basic_information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投資] 股票質押質借維持率的計算範例。附線上計算器(2025年新版)

 啟始資金:100萬    利率:2.5%

情況1:第一次質押

擔保品市值:100萬    利息:625元/每月

借款金額(3成):30萬

維持率:100/30 x 100% = 333.33%

最大借款金額(6成):60萬

最低維持率:100/60 x 100% = 166.67%

333 〉166.67 所以安全

若擔保品市值下跌 -50%

維持率:50/30 x 100% = 166.67% (需提高維持率才安全)


情況2:第二次質押

借款金額(提高到4成):再借 10萬 再質押    利息:833元/每月

維持率: 110/40 x 100% = 270%

若擔保品市值下跌 -50%

維持率:55/30 x 100% = 183.33% (安全)

維持率:55/40 x 100% = 137.5% (追繳)

★ ★ ★ 股票質押工具,有較高的風險,投資人應審慎評估風險。

股票質押質借維持率線上計算機

質押張數 收盤價 市值(萬) 0
最大質借金額(萬) 0 質借金額(萬) 維持率 0%
維持率160%最低市值(萬) 0 最低股價 0 低於160% 無法借新還舊
維持率140%最低市值(萬) 0 最低股價 0 低於140% 面臨追繳
質押年利率(%) 質借年利息(萬) 0

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投資] 2024年槓桿型&高股息ETF的費用率排名(由小到大)

 

證券代號基金名稱合計比率
00685L群益臺灣加權單日正向2倍基金0.50%
00675L富邦臺灣加權ETF傘型基金之富邦臺灣加權單日正向兩倍基金0.78%
00670L富邦NASDAQ-100 ETF傘型基金之富邦NASDAQ-100單日正向兩倍基金1.03%
00663L國泰臺指ETF傘型基金之臺灣加權指數單日正向2倍基金1.14%
00631L元大台灣50單日正向2倍基金1.17%



代號基金名稱比率
00878國泰台灣高股息傘型基金之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基金0.42%
0056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0.60%
00731復華富時台灣高股息低波動基金0.61%
00713元大台灣高股息低波動ETF基金0.63%
00915凱基台灣優選高股息30 ETF基金0.67%
00934中國信託臺灣優選成長高股息ETF基金0.74%
00944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ETF基金0.76%
00932兆豐台灣ESG永續高股息等權重 ETF 基金0.98%
00900富邦特選台灣高股息30ETF基金1.37%

費用率是ETF每年從資產中扣除的比例,用以支付管理成本。例如:
  • 費用率 0.1%:每年扣除投資總額的 0.1% 作為管理費。
  • 長期投資中,高費用率會侵蝕複利效應,導致最終報酬率降低。

比較例子

ETF費用率投資額 (10 年, $100,000 初始)回報率 (年均 8%)
ETF A0.1%$215,892$215,142
ETF B0.7%$209,468$208,298

過高的費用會不知不覺地,侵蝕掉我們的資產,投資新手一定要睜大眼睛,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投資低費用的指數投資工具,或低費用的ETF也可以。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投資] 2025年現金部位要如何配置?佔資產配置多少比例?

2025年現金部位的配置應根據您的整體資產配置策略、投資目標和市場環境來決定。以下是一些建議和方向,適合80% 指數型ETF 和 20% 現金配置策略。

一、現金部位的配置比例

  1. 基本建議比例

    • 若整體資產配置策略是 80% 投資型資產(如指數型ETF),建議 20% 作為現金或等價現金工具
    • 可以依據市場波動調整現金比例(例如,市場估值過高時提高現金比例)。
  2. 動態配置的考量

    • 增加現金部位 當市場波動加劇或面臨重大風險時。
    • 減少現金部位 當市場估值低,投資機會較佳時。

二、現金部位的投資工具

1. 短期流動性工具

  • 高利率貨幣型基金或貨幣市場工具(如台灣貨幣基金)
  • 高利率儲蓄帳戶(部分銀行提供浮動利率,依資金量級給予更佳回報)

2. 定存和可贖回存款

  • 短期定存(1-3個月)
  • 可考慮分批定存來平衡流動性和收益性。

3. 債券或債券型ETF

  • 短期債券ETF如00864B 中國信託美國政府0至1年期債券ETF投等債。
  • 注意債券ETF的波動性殖利率,避免影響現金流動需求。

4. 其他選擇

  • 優質的定期定額基金(特別是收益型)
  • 可隨時變現的短期票券或存單

三、策略與建議

  1. 自動化現金管理
    設立一個自動轉存現金收益的機制,例如將定期利息或配息再投資至短期工具,持續產生複利效果。

  2. 流動性和收益的平衡

    • 保留部分高流動性現金以應對短期資金需求(如緊急支出或再投資機會)。
    • 另一部分則投資於收益相對較高但稍低流動性的工具。
  3. 定期檢視配置
    每季度或每半年檢視一次現金部位和投資表現,視市場情況靈活調整。

結論

2025 年的現金配置策略應平衡資金流動性收益性,具體工具可根據您的風險偏好與市場預期進一步優化。維持20% 現金比例並動態調整,能提升資產配置的彈性和保護力。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投資] 為什麼散戶投資人總是賠錢?

散戶投資人經常賠錢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常見因素,這些問題通常源自於行為偏誤、資訊不對稱和缺乏策略性思維:

1. 情緒化決策

  • 追漲殺跌:很多散戶在市場漲勢時急於進場,在下跌時恐慌賣出,導致「高買低賣」的反向操作。
  • 短視心理:關注短期價格波動,而忽略長期投資價值。

2. 缺乏明確的投資計畫

  • 沒有策略或紀律:散戶通常沒有設定投資目標、進場和退場的明確策略。
  • 過度頻繁交易:頻繁買賣以圖快進快出,卻忽視手續費、稅金等交易成本。

3. 資訊不對稱

  • 依賴坊間小道消息或名人建議:這些資訊通常延遲且無法保證正確,導致誤判。
  • 忽略基本面分析:投資時更注重短期新聞和情緒,而非企業的財務健康和長期價值。

4. 風險管理不足

  • 未分散投資:散戶往往會重壓單一股票或特定產業,增加投資風險。
  • 過度使用槓桿:借錢投資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失。

5. 認知偏誤與行為金融學因素

  • 過度自信:散戶常高估自己的選股能力,低估市場的隨機性。
  • 損失規避:寧可繼續持有虧損股票,希望反彈,卻忽視「機會成本」。

6. 忽略費用和時間的複利效應

  • 手續費與交易成本侵蝕報酬:頻繁交易會讓這些成本累積,影響長期收益。
  • 未能利用時間複利的優勢:過度集中於短期收益,而未堅持長期投資。

如何改善散戶投資表現

  1. 建立清晰的投資計劃和目標:設定進場、退場和風險管理的規則。
  2. 遵循紀律、避免情緒化:設立自動化的投資工具如定期定額,以減少人性弱點的影響。
  3. 學習基本面和技術分析:提升自己對市場和股票的理解。
  4. 分散投資:減少單一股票或產業帶來的風險。
  5. 專注長期:選擇指數型ETF等低成本、被動型投資策略,讓時間幫助資產增值。

散戶之所以賠錢,往往是因為缺乏規劃和紀律,並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情緒影響。改善投資行為、保持理性決策和專注於長期,是獲取穩健回報的關鍵。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投資理財頻道] 關於James的CLEC投資理財頻道


CLEC投資理財頻道由旅美退休華人James創立,旨在分享正確的理財心法,協助觀眾達到財務自由,過上理想生活。


頻道特色:

  • 創辦人背景: James擁有超過30年的投資理財經驗,曾任台灣大型科技公司高階主管,42歲時因實踐正確的投資理念而提前退休。

  • 投資哲學: 頻道強調長期持有、槓桿運用與風險管理,認為市場長期趨勢向上,投資者應專注於特定投資工具,如納斯達克100指數ETF(美國投資者推薦QQQ,台灣投資者推薦00662),以實現財富增長。

  • 教育宗旨: 頻道純粹分享知識,不謀求廣告收入或銷售課程,強調投資有風險,決策應基於個人研究與風險評估。

  • 互動平台: James每週六透過Clubhouse與觀眾互動,回答投資理財疑問,深入探討投資哲學與致富之道。


投資策略:

James老師建議投資者專注於科技成長型指數,如納斯達克100指數ETF,並強調以下策略:

  • 長期持有: 無視市場短期波動,堅持長期投資,以享受複利增長的效果。

  • 槓桿運用: 適度使用槓桿,提升資產增值速度,但強調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 風險管理: 避免投資於個股或高風險標的,專注於指數型ETF,分散風險,同時建議避免購置房產,認為投資金融資產更能實現財富增長。


總結:

CLEC投資理財頻道透過分享James老師的投資經驗與哲學,提供觀眾實用的投資策略與財務規劃建議,強調長期投資、槓桿運用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致力於協助觀眾實現財務自由。


精華影片:可快速了解James的理財觀念

價值一億元投資人生講座:00451


價值一億元投資人生講座短篇: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蕨心投資圖表] 2024年台灣股市本益比及股淨比 (含2007~2024年)

圖表解讀

這張圖呈現了2024年台灣股市兩個重要的財務指標:本益比和股淨比的月度趨勢。
  • 本益比 (Price-to-Earnings Ratio, P/E Ratio):代表投資人願意為每單位盈餘支付的價格。本益比越高,表示市場對公司的未來成長性越看好,但同時也代表股價相對於獲利較高,風險也可能較大。

  • 股淨比 (Price-to-Book Ratio, P/B Ratio):代表每股股價相對於每股淨資產的比率。股淨比越高,表示市場認為公司的內在價值高於帳面價值。

趨勢觀察

  • 本益比趨勢:

    • 整體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顯示市場對台灣股市的信心逐漸增強。
    • 在6月份達到高峰後,略有回落,但整體仍維持在相對高位。
    • 這表明投資人對台灣企業的未來獲利能力抱持樂觀態度。
  • 股淨比趨勢:

    • 股淨比也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但波動幅度較本益比小。
    • 這表示市場對台灣企業的資產價值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圖表解讀

這張圖呈現了台灣股市從97年到112年之間,本益比(Price-to-Earnings Ratio, P/E Ratio)和股價淨值比(Price-to-Book Ratio, P/B Ratio)的長期趨勢。

趨勢觀察

  • 本益比趨勢:

    • 整體呈現明顯的波動,但長期來看有緩慢上升的趨勢。
    • 在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曾大幅下跌,隨後逐漸回升。
    • 近年來,本益比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準。
  • 股價淨值比趨勢:

    • 股價淨值比的波動幅度較本益比大,但長期趨勢也呈現上升。
    • 在金融海嘯後,股價淨值比也曾大幅下跌,隨後逐漸回升。
    • 近年來,股價淨值比也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準。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投資] 你心中的投資目標是什麼呢?


在股市投資中,不管是在談投資信仰也好、投資哲學也罷,或是最後選擇用什麼樣的投資工具來投資個股、ETF或共同基金等等,許多網紅分析師講報酬率有多少,有多少個股在今天交易日漲停等等,我們接受了這麼多的資料,去蕪存菁後,每個人選擇自己能接受的,人性的驅使下,讓投資這件事有了不同的結果。但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呢?

1. 實現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許多投資人的終極目標。透過股市投資累積足夠的財富,最終不需要依賴薪資收入即可維持理想的生活水準。這種自由能夠讓人更自由地追求自己的興趣、夢想,或是陪伴家人,減少對金錢的焦慮。

2. 資產增值與保值

投資的根本目的是資產增值,讓金錢隨著時間增長,抵抗通貨膨脹的侵蝕。對一些人來說,保值甚至比追求高報酬更重要,因此可能更傾向選擇穩健型投資策略。

3. 風險管理與穩定的現金流

某些投資者將穩定的被動收入作為目標,例如透過高股息股或債券創造現金流,以支應退休後的日常開銷。這類目標更強調穩定性持續性,而非單次的高報酬。

4. 追求自我成長與學習

許多投資人把投資視為一種自我挑戰學習過程,希望在理解市場運作和人性行為中獲得成長。投資市場不僅是財富的角力場,也是情緒管理與決策能力的鍛煉場。

5. 實現家族傳承與子孫福祉

一些長期投資人將財富視為家族資產的積累與傳承。透過適當的投資計畫,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更穩定的經濟基礎。


最重要的反思:投資的終極目的是滿足人生的真正需求

投資並非只為了追逐更高的報酬率,而是為了達成每個人心中的願景和夢想。投資工具、策略、哲學,甚至短期績效,只是過程中的手段,真正的價值是投資能如何支撐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並實現人生意義。

你心中的投資目標又是什麼呢?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投資] 在股債配置中,到底配置短債、中期債或長期債,哪一種比較好?


在進行股債配置時,應該選擇短債、中期債,還是長期債券,這取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1. 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

  • 短期目標或低風險偏好
    短債(短期債券,期限通常小於3年)波動較低,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較小,因此適合需要穩定收益和低風險的投資者。它的價格波動小,資金靈活度高,但報酬率通常較低。
    • 例如:00864B、SGOV、BIL等等
  • 中期或平衡型投資策略
    中期債券(3至10年)提供較高的收益率,但風險也高於短債。對於追求適度收益,並且可以接受中等風險的投資者,中期債是良好的折衷選擇。
    • 例如:IEI、BND等等
  • 長期增長目標
    長期債券(超過10年)對利率變動非常敏感,價格波動較大。如果利率下降,長期債價格上漲幅度更高,適合對利率敏感、願意承擔較高波動風險以換取更高潛在收益的投資者。
    • 例如:00679B、00687B、TLT等等

2. 利率環境預期

  • 利率上升期
    選擇短債會比較有利,因為短債到期快,能更快地用較高的利率再投資,而長債價格會受到較大打擊。
  • 利率下降期
    長期債的價格會因利率下跌而大幅上漲,適合追求價格增值的投資者。

3. 通膨影響

  • 短債:通膨風險較低,能更快調整以應對變動。
  • 長債:面對高通膨時購買力會減弱,因此若預期通膨會上升,長債可能並非最佳選擇。

4. 資產配置與再平衡策略

  • 債券部位的多元化配置:可以考慮配置短、中、長期債券的組合,以降低單一利率風險。例如:
    • 核心-衛星策略:核心使用短期或中期債券,衛星配置長期債券以追求利率變動的額外收益。

總結

在實際配置中:

  • 若追求穩定與低風險,選擇短期債券會更合適。
  • 若對市場環境的利率變化有較好的預測,則可策略性地調整長中短期債券的比例。
  • 長期投資者可以在債券部位中進行多元化配置,同時保留一些流動性較高的短債以應對不確定性。

一個實用的做法

假設你的資產配置是80%股票與20%債券,建議將債券部位進行如下劃分:

  • 50% 短債或短期債券 ETF(如美國短期國庫券)
  • 30% 中期債券
  • 20% 長期債券(視利率預期調整)

這樣可以在收益、流動性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退休] 老師~你的退休金真的夠用嗎?


從上一篇的試算可以發現,要達到可領月退俸的條件非常多,至少都要25年以上的年資55歲以上,以這樣的年紀若要再轉職到其它行業,其實不太容易。另外,學校教的都是一些基礎學科、國英數學自社等科目,要跟社會一般行業接軌有相當的困難。

自112年起,新進教師採用的是確定提撥制,不是以前的確定給付制,以後每個人的退休金會有多有少,情況不一。國家就像企業主一樣,只負責每月提撥,至於自行提撥多少,或要保守或積極等方案,由你自行來選擇。之後,這退休金就像社會保險一樣,千萬不要就當作以後退休金流的主要來源,如同勞保退休金,只能保障基本的退休金流。

由此看來,新進教師要打造第二份的金流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能工作的時候,利用固定且穩定的現金流,積極的理財;並培養隨時可轉職的第二專長。同時,多增加自己的財商認知,善用不同的投資工具,相信一定可以更快達到人生理財的目標。

相關文章:

[退休] 教師新制退休金簡易線上計算器(新制年資:85年2月1日起計)
[退休] 台灣中小學教師如何打造提早退休的環境?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退休] 教師新制退休金簡易線上計算器(新制年資:85年2月1日起計)

一般公立教師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的計算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以下2項資料:

1. 平均年薪:一般任教 20年以上退休的教師,大約45000~50000之間。

2. 新制年資:起計時間為 85年2月1日,之前為舊制,計算方式不同。

計算公式大約如下:

一次退休金 = 平均年薪*年資*3

月退休金 = 平均年薪*年資*4%

試算範例:任教年資25年、平均年薪45000元

25歲開始任教、50歲退休,可領:

一次退休金 = 45000*25*3 = 3,375,000 元

月退休金 = 45000*25*0.04 = 45,000 元

註:領月退休金,需滿足許多條件,未達條件,僅能領一次退休金,且計算方式也不同,詳細需自行洽詢人事單位試算或 skyman 網站

教育人員各類型退休及其條件一覽表  https://www.skyman.url.tw/paper/match-edu.pdf


教師新制退休金簡易線上計算器

[退休] 台灣中小學教師如何打造提早退休的環境?

台灣中小學教師若希望打造提早退休的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結合財務規劃、生活安排以及心理準備來實現這個目標:


一、財務規劃

  1. 提早建立退休目標

    • 確定希望退休的年齡和退休後的生活需求,計算所需的退休金額。
    • 使用4%法則或其他退休規劃工具,估算每年需要的被動收入。
  2. 善用教師專屬福利

    • 充分了解並運用《退休金提撥制度》(如:優惠存款、年金等)。
    • 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如定期定額投資ETF、分散投資於股票、債券和房地產)。
    • 善用借貸,利用穩定的現金流,容易取得較低利的貸款。如:信貸或房貸。
  3. 增加收入來源

    • 兼職教學:如私人家教或線上課程平台。
    • 創作或出版:如教育相關書籍、教材或部落格經營。
    • 投資理財:學習簡單的投資策略,讓資金增值,增強財務安全感。
  4. 降低不必要支出

    • 建立預算計劃,控制支出。
    • 避免高額負債,並提早還清房貸或其他長期債務。

二、生活規劃

  1. 簡化生活方式

    • 適應較低成本的生活,選擇居住在成本較低的地區或縮小居住空間。
    • 實踐簡約生活理念,降低物質需求,提高生活滿足感。
  2. 健康管理

    • 注重身體健康,減少未來的醫療開支。
    •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學習應對退休後可能的生活變化。
  3. 培養第二人生的興趣

    • 提早規劃退休後的興趣活動,如旅行、藝術、志工服務等。
    • 發展技能或興趣,讓自己有能力在退休後繼續創造價值。

三、心理準備

  1. 建立支持系統

    • 與家人和朋友討論提早退休計劃,獲得支持。
    • 建立良好的社交圈,避免退休後感到孤單。
  2. 調整對工作的態度

    • 把教學視為興趣與使命,而非單純的收入來源,降低工作壓力。
    • 提前規劃過渡期,逐步減少工作時間或責任。
  3. 學習適應變化

    • 心理上接受收入減少和角色轉換的事實。
    • 培養適應力和彈性,迎接退休後的新生活方式。

四、實際案例分享

  1. 投資成功的教師

    • 某些教師透過定期投資指數型ETF(如台灣的0050、006208等),累積了穩定的被動收入,實現財務自由。
  2. 轉型成功的教師

    • 有教師提前學習新技能(如設計、寫作),在退休後持續創造收入,甚至實現第二次職業高峰。
  3. 簡樸生活的實踐者

    • 某些教師選擇搬到物價較低的地區,專注於心靈充實,享受低壓生活。

[投資] 2024 年台灣槓桿型ETF的績效(2024.12.31)

 00631L、00675L、00680L、00670L與市值ETF 006208、0050 比較

YP-Finance

From: YP-Finance、MONDYDJ

2024 年 台灣加權報酬指數 年化報酬為 32.3% ,可以看出槓桿型ETF的漲幅大約是報酬指數的 1.8倍,可說是相當亮眼。承受2倍的風險,獲得 1.8倍的報酬。為何不是2倍,當然是波動耗損及今年正價差頗大的原因。

在年化波動率上可以看出,槓桿ETF每年幾乎都有接近3成的波動,當然2024年是正的波動,2022年是負的波動。

總結來說,我們不考慮持有單一標的,而是把它納入資產配置的一環,運用生命週期較為宏觀的投資法,來動態進行調整,以期望能夠獲得超越市場的報酬。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