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tt 上看到以下的文章:
親戚退休金all in0050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0066063.A.DC4.htm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退休教師計畫將退休金投入元大台灣50(0050),並透過多次質押(槓桿)來提高投資額,以達到退休期間的被動收入目標。以下是對其優缺點的分析:
優點
1. 目標明確,符合資產增值需求
- 透過一次性投入的方式,確保資金不會因為錯過市場上漲機會而產生時機選擇風險(market timing risk)。
- 0050 長期年化報酬約8%~10%(文章保守估計5%-6%),如果市場表現符合預期,這種策略確實有機會讓本金增值,提供穩定現金流。
2. 善用槓桿放大收益
- 透過多次質押(再質押),理論上可提高投入的總資產,讓資金運用效率最大化。
- 如果市場年化報酬率 > 質押利率(2.5%),這種槓桿操作將提高回報,形成「槓桿套利」效果。
3. 善用0050的穩定性
- 0050 是追蹤台灣50指數的 ETF,成分股為台灣大型權值股,相較於個股投資,風險相對較低,且長期趨勢向上。
- 0050 近年來每年股利殖利率約3%~4%,除了資本增值外,還能提供現金流,部分對應槓桿的利息成本。
缺點與風險
1. 槓桿風險(Liquidation Risk)
- 0050 並非無風險資產,股價會波動,如果市場發生修正,可能導致質押資產價值下降,進而觸發**斷頭(強制平倉)**的風險。
- 文章中的質押計算方式是 連續六次 60% 質押,等於用 590 萬變成約 1200 萬的總資產,實際槓桿倍率約 2 倍。試算質押後維持率約 203%,若沒有保留現金或有其他債券可以對沖風險,風險極高。
- 假設 0050 下跌 30%(如 2022 年熊市時發生的情況),槓桿可能導致淨資產縮水甚至資不抵債,產生重大財務損失。
2. 利息成本風險
- 目前假設質押利率 2.5%,但如果市場環境改變(如央行升息),利率可能上升,使質押成本變高,影響獲利空間。
- 若利率升至 4% 或更高,現金流將大幅縮減,可能無法支撐 20 年退休計畫。
3. ETF 股利與現金流的錯配風險
- 0050 配息並非固定,且近年改為半年配息,可能導致現金流和利息支付時間不匹配,產生短期資金壓力。
- 文章未提及如何因應「無法完全靠股息支付槓桿利息」的情況,若遇上股息減少或市場低迷,可能被迫賣出部位還款,進一步放大風險。
4. 沒有再投入資金的彈性
- 文章提到「不再投錢」,這意味著如果市場遇到下跌,將無法利用逢低加碼來攤平成本,這在槓桿策略中可能是個弱點。
整體結論與建議
✅ 這個計畫理論上可行,但風險極高,尤其是槓桿的運用方式可能會導致嚴重財務危機。
建議調整策略:
- 降低槓桿比例:建議質押 20%-30%(而非 60%),降低市場修正時被斷頭的風險。
- 留部分現金:可以保留 50~100 萬現金作為安全墊,以因應股息低於預期或市場修正時的現金需求。
- 設定槓桿停損機制:若 0050 下跌超過 15%-20%,考慮先減少槓桿部位,避免陷入連環斷頭風險。
- 動態調整質押比例:市場高點時降低槓桿,市場低點時適度增加槓桿,以提高存活率。
如果這筆退休金是唯一生活資金,建議更保守地運用槓桿,而不是極限壓榨信用,避免晚年資金不足的風險。
一般教師退休可選擇方案中,其實一次領的資金運用效率最佳,只是一般人都不善於理財,所以大多選擇月退金,勞保也是一樣,若要選擇退休一次領,一定要考慮周詳,也就是是你自己的投資操作是否可以達到打敗大盤的水準,不然就領月退金,給國家養就好了。
相關文章:
[退休] 老師~你的退休金真的夠用嗎?
[退休] 教師新制退休金簡易線上計算器(新制年資:85年2月1日起計)
[退休] 台灣中小學教師如何打造提早退休的環境?
[投資] 一個大學畢業25歲,幸運考上教職的年輕人,如何使用本站的 AI計算機-穩健積極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