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投資] 0050 分割案通過了,小資族及散戶們若要入手,要留意些什麼?(0050 ETF Stock Split & Buy back)


 ​元大台灣50 ETF(0050)於2025年4月24日通過「1拆4」的分割案,贊成率達94.2%。 分割後每股價格將從約160元降至約40元,入手門檻從16萬元降至4萬多元。 預計6月11日至17日暫停交易,6月18日恢復交易 。​

  1. 降低投資門檻:​分割後單位價格降低,小資族更容易進場投資,增強了參與市場的機會 。​

  2. 提升市場流動性:​價格降低後,交易量可能增加,市場更活絡,對於短線交易者來說,更容易進行買賣 。​

  3. 吸引更多投資人:​股價變低後,小額投資人更容易買入,市場參與度可能提升 。​

  4. 費用率降低:​分割後,股價降低,吸引更多投資人。ETF基金規模也有望持續成長,進而降低整體的保管費、經理費 。​

⚠️ 分割的缺點與風險

  1. 溢價風險:​分割後,股價降低,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場,有可能產生股價溢價的風險。 假設0050「1拆4」後每股淨值為39.46元,此時若因追價買盤湧入,造成每股股價大於39.46元,就會形成溢價的情況產生。

  2. 交易暫停期間的流動性風險:​分割期間(6月11日至17日)暫停交易,可能影響投資人的流動性需求

  3. 心理誤解:​有些投資人可能會誤以為分割後的價格較便宜,進而大量買進,但其實ETF的價值並未改變 。​

🔍 結論

此次分割,剛好遇上美國川普的關稅戰,0050的股價快速下跌,從原本樂觀的 5 倍分割,到 4 倍分割的下限,若再繼續下跌,真的有可能來到3倍分割。還好股價稍微反彈上來,目前來看,應是落在4倍分割。

0050的分割降低了投資門檻,提升了市場流動性,對於小資族和定期定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進場的好時機。然而,投資人應注意溢價風險和交易暫停期間的流動性風險,並避免因價格降低而產生的心理誤解。


參考網頁: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0050-1%E6%8B%864-%E9%81%8E%E9%97%9C1%E5%BC%B5%E9%99%8D%E8%87%B34%E8%90%AC-%E6%96%B0%E8%82%A1%E5%83%B96-18%E9%96%8B%E8%B7%91-101802404.html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4%B8%80%E5%BC%B5%E8%AE%8A4%E8%90%AC%EF%BC%810050%E6%8B%86%E8%82%A1%E8%B4%8A%E6%88%90%E7%8E%8794%E9%80%9A%E9%81%8E-611%E6%9A%AB%E5%81%9C%E4%BA%A4%E6%98%93-055921772.html

[投資] 黃金漲翻了,散戶們要列入資產配置嗎?(GOLD ETF)

目前市面上可納入配置的黃金ETF,如下所示:

00635U / 期元大S&P黃金

00708L / 期元大S&P黃金正2(槓桿型)

若不考慮槓桿型的ETF,可納入配置的,大概只有00635U或 直接買黃金現貨。那麼這幾年的黃金ETF,年化報酬如何呢?


從圖上可以看出,若最近這十年,資金放在黃金或放在股票,累積報酬率會差距相當大。
累積總報酬率分別是:

資料比較期間:2015/4/15~2025/4/24

00635U 89.57%

0050 227.15%

年輕人股票占比仍要大一些,黃金資產可視同現金儲備資產,勉強可抗通膨,若是要進行資產配置,佔比要斟酌考慮。

[投資] 中國若停止出口稀土(Rare Earth Elements,簡稱 REEs),會對美國及全球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先科普一下:

稀土(Rare Earth Elements,簡稱 REEs)是指一組在地殼中含量不算特別稀少,但因為分布分散、不容易集中開採與提煉的 17 種金屬元素。這些元素在化學性質上相似,具有獨特的磁性、光學與電性特徵,因此被廣泛應用於高科技產業。

稀土元素包括:

  • 15 個鑭系元素(從鑭 La 到鑥 Lu)

  • 加上 鈧 Sc釔 Y

常見用途:

  1. 電子產品: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視螢幕、電池

  2. 新能源技術:風力發電機、電動車馬達(如用釹 Nd 做強磁)

  3. 軍事設備:雷達、導彈制導系統、潛艦用聲納

  4. 照明與光學:節能燈、雷射、光纖通信

  5. 石化催化劑:用於石油精煉過程

為什麼「稀土」很重要?

雖然它們不是非常稀有,但提煉成本高、對環境影響大,而且供應多數集中在少數國家(中國生產超過全球 70% 的稀土),因此具有 戰略資源 的地位,尤其在地緣政治與科技戰中備受關注。

如果中國停止出口稀土,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會非常重大,特別是在高科技、軍事與綠能產業方面。以下是幾個主要影響層面:


🔧 1. 高科技產業鏈中斷

  • 手機、電腦、電視 等設備使用稀土製作螢幕、電池、磁鐵等核心零件。

  • 中國稀土停止出口將造成供應鏈斷裂,企業需要尋找其他來源,成本大幅上升。

  • 像 Apple、Tesla 等公司會受影響,產品價格可能上漲,推出時程可能延遲。


🔋 2. 新能源轉型受阻

  • 稀土是 電動車馬達(如釹磁鐵)、風力發電機高效能電池 的關鍵材料。

  • 對抗氣候變遷的全球能源轉型進度可能因此減緩,特別是歐洲和美國的綠能政策推動將遇到阻力。


🛡️ 3. 國防安全風險

  • 稀土被用於製造 戰機雷達、導彈導航、潛艦聲納、夜視鏡 等高階軍事裝備。

  • 美國國防部多年來高度依賴中國供應稀土,若供應中斷,將對軍事戰備造成風險。


💰 4. 價格飆升與通膨壓力

  • 稀土市場受消息敏感,出口禁令會引發價格大幅上漲,進一步推高電子產品、汽車等終端商品售價。

  • 若長期影響擴大,甚至可能拉高整體消費物價指數(CPI),造成全球通膨壓力。


🏭 5. 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變化

  • 各國(如美國、日本、澳洲)會加速發展本土稀土供應鏈,投資開採、回收與提煉技術。

  • 全球企業會重新評估供應風險,去中化(de-risking) 的趨勢會更明顯。

  • 國際政治關係可能因此更加緊張,特別是在中美對抗或科技封鎖背景下。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投資] 台灣國泰證券 股票庫存線上匯撥至 元大證金 步驟畫面詳解

線上匯撥股票是個非常方便的功能,一般來說,股票都在集保帳號,只是保管券商更換而己。但通常每家券商都不太願意做匯撥,因為股票匯撥之後,表示你就不會在該券商交易,手續費便收不到了。

情境:將國泰證券庫存線上匯撥至元大證金質借。 

前置作業:兩邊都需開好帳戶。直接在國泰證券 APP內操作即可。

步驟一:點選證金公司擔保品匯撥


步驟二:選取欲匯撥的股票,送出申請


畫面提示,需開好元大證金帳戶。當天收盤14:00前匯撥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投資] 【川普回來了,台股卻跌慘?】一次看懂川普兩任期對台灣股市的天壤之別


【川普回來了,台股卻跌慘?】一次看懂川普兩任期對台灣股市的天壤之別

自從川普於2025年重返白宮後,全球市場再次掀起波瀾,台灣股市更是首當其衝。這位以直言不諱、作風強硬著稱的前總統,在其第一任期內竟讓台股報酬翻近一倍,但如今第二任期才剛開始,台股卻經歷了史詩級大震盪

究竟這兩段川普時代,對台灣投資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與比較。


📈 第一任期(2017–2021):台股大爆發,科技股成最大贏家

川普在2017年上任後展開對中國的貿易戰,對中國科技業施加強大壓力,意外為台灣的科技供應鏈帶來轉機。

成果數據驚人:

  • 台股在這四年間上漲了92%
  • 台積電股價飆升近300%

台灣因擁有強大的半導體實力,成為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核心,外資持續湧入,讓台股迎來長線牛市。當時,川普的政策雖具爭議,但對台股來說,卻是難得的「助燃劑」。


📉 第二任期(2025年至今):政策震盪,台股進入風雨期

2025年,川普再度當選總統,但這次,他對台灣的態度大轉彎。近期一紙對台商品課徵32%關稅的政策,重挫市場信心。

市場立即反應:

  • 2025年4月7日,台股單日暴跌2086.02點,跌幅達9.7%,創歷史最大跌點
  • 兩天後雖然政策部分暫緩,台股反彈1608點,但投資人信心已動搖

金融監管機構警告:「在川普的領導下,市場的不確定性將成為新常態。」


🔍 川普兩任期對台股的影響總比較:

項目 第一任期(2017–2021) 第二任期(2025年至今)
台股整體表現 上漲92% 大幅震盪,短期下跌
主要影響政策 打壓中國科技,轉單台灣 對台商品課高額關稅
投資人情緒 穩定樂觀 不安與保守
台積電表現 飆升近300% 面臨出口壓力與需求下修

💡 小結:川普回來了,但台股的「川行情」回得來嗎?

川普第一任期為台股帶來了空前榮景,但第二任期開局即以關稅重擊台灣經濟,讓投資人對未來充滿疑慮。

這提醒我們,政治與政策風險從來不是小事,而「高報酬的背後,往往藏著高變數」

投資人未來應更加關注國際政治動態產業結構調整,用多元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才能在全球變局中穩步前行。


📢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分享給關心投資與台灣未來的朋友,也歡迎留言一起討論你對川普政策與台股的看法!📊🇹🇼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投資] 投資指數ETF能達到 億萬富豪嗎?(Can you become a billionaire by investing in index ETFs?)(線上試算)

 
這是一個非常實際又帶點夢想的問題!用指數化的投資工具(像是投資ETF、追蹤大盤),理論上可以成為億萬富豪(billionaire),但這通常需要以下幾個條件的配合:


🚀 關鍵因素

  1. 投入資本夠大
    如果你一開始就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可以投資,達到「億元身價」的機會當然比較高。

  2. 投資時間夠長
    指數化投資是靠複利的力量滾雪球。以每年報酬率7%計算,大約要30年讓資產成長到10倍。

    • 例如:你現在有1000萬,每年7%報酬,大約35年後會變成1億。

  3. 穩定持續投入
    即使起始金額不高,如果每月都穩定投入(像是每月投入2萬元以上),長期下來也能達到驚人的效果。

    • 每月投入2萬,年報酬率7%,30年後約有 2400 萬。

    • 每月投入5萬,則可能累積到 6000 萬。

  4. 生活支出控制得當
    指數化投資需要時間與耐心,如果生活習慣揮霍或中途忍不住退出市場,達成財富自由的路會變得遙遠。

  5. 不犯大錯、能持續持有
    投資最大的敵人是情緒與短視近利。指數化投資最怕中途賣出、或在市場低迷時恐慌離場。


🎯 如果你的目標是「變成億萬富豪」,那麼:

  • 指數化投資當作穩健的核心策略是非常理性的做法。

  • 但若要加快達成這個目標,可能還需要搭配:

    • 高薪職業或創業增加本金投入

    • 規律儲蓄與控制支出

    • 或部分配置在風險略高、但潛在回報更高的資產(如創業股、REITs、成長型ETF 等)


億萬富豪試算機

億萬富豪線上試算機


[投資] 投資股票ETF零成本的迷思 (The Myth of Zero-Cost Stock ETF Investing)


很多人以為買賣股票 ETF 好像不用付什麼錢,但其實這是個誤會。雖然買 ETF 看起來很方便,一次買進很多股票,但實際上還是有一些費用藏在裡面。

買進賣出要付手續費 (Transaction Fees for Buying and Selling)

就像你買賣其他股票一樣,買賣 ETF 也是要付券商手續費的。雖然現在有些券商推出低手續費或是免手續費的活動,但通常會有條件限制,而且不一定一直都有。所以,每次交易都還是會有成本的。

ETF 本身就有管理費 (ETF Management Fees)

ETF 不是免費幫你管理一籃子股票的。發行 ETF 的投信公司會收取「經理費」和「保管費」,這些費用會從 ETF 的淨值裡面扣掉,所以你可能不會直接看到這筆錢,但它確實會影響你的投資報酬。

以元大台灣五十 (0050) 這檔 ETF 來說,它追蹤的是台灣前 50 大公司的股價表現。元大投信會管理這檔 ETF,他們就會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雖然這個費用通常不高,但時間久了,累積起來也是一筆錢。

別只看交易成本,總費用率更重要 (Focus on the Total Expense Ratio, Not Just Transaction Costs)

除了買賣的手續費,投資 ETF 更要注意的是「總費用率」。總費用率包含了經理費、保管費,還有其他一些運營費用。這個數字越高,代表你持有這檔 ETF 的成本越高,長期下來會吃掉你的獲利。

因發股利而零成本的迷思 (The Myth of Zero Cost Through Dividends)

除了交易手續費和管理費,還有一種常見的誤解是「買 ETF 可以靠股利來達到零成本」。有些人認為,只要 ETF 發的股利夠多,長期下來就可以把當初投入的本金賺回來,等於是零成本投資。但這種想法其實有很大的問題。

股利是你的錢,只是換個形式給你 (Dividends Are Your Money in a Different Form)

ETF 發的股利,本質上還是從 ETF 持有的股票所發放的股息中來的。當 ETF 發放股利時,ETF 的淨值也會相應地減少。這就像是你左口袋的錢換到右口袋,總金額並沒有增加。

以元大台灣五十 (0050) 為例,假設你買入 0050 的價格是 150 元,後來它配發了 5 元的股利給你。你的確收到了 5 元的現金,但 0050 的股價也會因為發放股利而下跌,理論上會接近 145 元。你的總資產價值(股價 + 收到的股利)並沒有改變。

再投資的機會成本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einvesting)

有些人會說,把領到的股利再投入,長期下來就能複利成長。這當然是正確的,但這並不能說是「零成本」。你投入的本金還是在那裡,而股利再投入產生的收益,是你額外承擔風險和時間所獲得的回報,並不是無中生有。

別把股利當作免費的午餐 (Don't Treat Dividends as a Free Lunch)

股利是投資回報的一部分,但它並不能抵銷你的投資成本,更不能讓你達到真正的零成本。把股利視為降低成本的方式,可能會讓你忽略了 ETF 本身的管理費用和交易成本。

沒有真正的零成本投資 (Conclusion: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Zero-Cost Investing)

投資股票 ETF 確實比自己選股方便,但絕對不是零成本。你還是要付交易手續費,ETF 本身也會收取管理費用。聰明的投資人要了解這些費用,並且把它們納入自己的投資考量,這樣才能更清楚自己的投資成本和預期報酬。最重要的是,投資人應該關注於你的投資標的,你總資產是否會跟著時間,繼續的往上增加。

記得,不要被「零成本」的說法誤導了!
 (Remember, don't be misled by the "zero-cost" claim!)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投資] 2025-4-7台灣股市歷史最大跌點 與 台灣五十正二槓桿ETF的流動性風險

 4月7日是台灣股市歷史上重要的一天,因為川普關稅,美國股市重挫約16%,加上遇上台灣清明4天連假,造成股市無法交易,4/7星期一,台股開盤直接所有類股幾乎全面跌停-10%,除了一些沒有漲跌幅限制的國外ETF、債券之外,整體賣壓太大,投資人想賣也賣不掉。

圖片來自:FernHeart 蕨心 https://fernheart.com/

值得觀察的是 槓桿型ETF,例如:台灣五十正二(00631L)、或富邦台灣加權正2(00675L),這類的ETF是-20%的跌幅,但因為跌停,所以無法做到每日曝險兩倍的應對,目前網站上看到的曝險是225%,如下圖:

https://www.yuantaetfs.com/tradeInfo/pcf/00631L

https://www.yuantaetfs.com/product/detail/00631L/ratio


圖上看出,00631L目前約持有14000口的大台,目前曝險為225%,超過2倍。

也許,台指夜盤之後,曝險會再調整回來,後續再觀察相關的數據。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投資] 台指期貨選擇權、國內外市值型ETF、高股息ETF漲跌幅限制為何?

隨著川普關稅戰風暴來襲,清明連假後,台股週一將開盤,連假期間,國際股市、美國股市連2日的重挫,讓人不禁想起疫情那時的場景,試想 台指期貨選擇權、國內外市值型ETF、高股息ETF漲跌幅限制為何?

2025年4月4日 From: https://finviz.com/

2025年4月5日 From: https://finviz.com/

CNN's Fear & Greek Index

以下可以看出,國內ETF大多都是 10% 的漲跌幅限制,但二倍槓桿型ETF則是 20%限制,反向型的反一ETF則是 10%。另外連結國外ETF及債券型的ETF,大多都沒有漲跌幅的限制。投資人要留意。

標的代碼

標的名稱(簡稱)

類型

漲跌幅限制比率

台指期貨

台灣加權指數期貨

期貨

±10%

台指選擇權

台灣加權指數選擇權

選擇權

±10%

0050

元大台灣50

國內市值型ETF

±10%

006208

富邦台灣優質高息

國內高股息ETF

±10%

0056

元大高股息

國內高股息ETF

±10%

00878

國泰永續高股息

國內高股息ETF

±10%

00713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國內高股息ETF

±10%

00919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國內高股息ETF

±10%

00915

凱基優選高股息30

國內高股息ETF

±10%

00929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

國內高股息ETF

±10%

00940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

國內高股息ETF

±10%

00662

富邦NASDAQ

國外市值型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646

元大S&P500

國外主題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631L

元大台灣502

槓桿型ETF

±20%

00675L

富邦臺灣加權正2

槓桿型ETF

±20%

00680L

元大美債202

槓桿型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670L

富邦NASDAQ2

槓桿型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679B

元大美債20

債券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687B

國泰20年美債

債券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864B

中信美國政府0-1

債券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948B

中信優息投資級債

債券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937B

群益ESG投等債20+

債券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751B

元大AAAA公司債

債券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720B

元大投資級公司債

債券ETF

無漲跌幅度限制

00632R

元大台灣501

反向型ETF

±10%


資料來源:證交所網站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投資] 🚨川普關稅戰(Trump's tariffs Trade War)會導致美股啟動熔斷機制嗎?

🚨川普關稅戰(Trump's tariffs Trade War)會導致美股啟動熔斷機制嗎?

理論上,「川普關稅戰」本身不一定直接導致美股啟動熔斷機制(MWCB),但它有可能間接觸發熔斷,特別是在市場對貿易政策變化產生恐慌性拋售的情況下。

以下是邏輯分析與歷史背景:


🔗 熔斷觸發的條件回顧

熔斷是依據標普500指數單日跌幅觸發的:

  • Level 1:下跌達 7%

  • Level 2:下跌達 13%

  • Level 3:下跌達 20%

這些跌幅必須在當天盤中快速發生才會觸發,通常伴隨著極度恐慌系統性風險


📉 川普關稅戰的實際影響(2018–2019)

川普在2018年開始對中國、歐盟、加拿大等國加徵關稅,市場反應如下:

✅ 引發不安,但未觸發熔斷

  • 多次引發 短期股市大跌(例如道瓊跌逾600點、標普500跌3%以上)

  • 但當時的跌幅 未達7%門檻,所以沒有觸發熔斷機制

💥 但對市場有明顯情緒影響

  • 投資人對貿易戰、供應鏈成本增加、企業利潤受損等預期悲觀

  • 波動率(VIX)在幾次關稅升級時明顯上升


🧠 關鍵在「市場情緒」而非單一事件

熔斷的本質是防止恐慌情緒急劇蔓延,因此:

  • 如果關稅措施伴隨其他重大利空(如企業財報失望、政治動盪、全球經濟衰退信號),可能形成「引爆點」導致市場瞬間大跌

  • 單純的貿易戰言論或政策變動,多數時候市場會先反應、後修正


✅ 結論

川普關稅戰不太可能「單獨」引發熔斷,但可能成為引爆連鎖反應的一環。

如果市場原本已處於高估值、過熱或不穩定狀態,那麼突如其來的關稅升級、對外強硬發言,就可能加速拋售,引發跌幅超過熔斷門檻。

[投資] 美股熔斷機制是什麼?一次看懂紐約證交所的市場整體熔斷 (Market-Wide Circuit Breakers, MWCB)

在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時,美股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機制來避免恐慌性拋售和流動性崩潰,那就是「市場整體熔斷機制(Market-Wide Circuit Breakers, MWCB)」。帶你快速了解熔斷是什麼、什麼時候會觸發、以及它對投資人和市場運作的實際影響。


🔍 什麼是市場整體熔斷(MWCB)?

當標普500指數在單一交易日內出現劇烈下跌時,市場會自動暫停交易一段時間,以便讓投資人冷靜思考、恢復秩序,甚至可能直接結束當天交易。

這項機制由紐約證交所(NYSE)主導,並與其他交易所協同運作,目的在於避免流動性枯竭與系統性風險。


🚨 熔斷等級與觸發條件

熔斷共分為三個等級,根據標普500指數相對前一天收盤價的跌幅來判斷是否啟動:

等級跌幅可觸發時間停牌時間
Level 1-7%9:30–15:25暫停15分鐘
Level 2-13%9:30–15:25暫停15分鐘
Level 3-20%任何時間當天停止交易

📌 小提醒:Level 1 和 Level 2 一天只能各觸發一次,若之後繼續下跌,需到達下一級才能再度熔斷。


⏱ 熔斷後的重新開盤怎麼進行?

✅ 熔斷結束後 15 分鐘內,有可能進行重新開盤拍賣(Reopening Auction):

  • NYSE 主掛股票:由 DMM(指定做市商)主導拍賣,有時需人工介入

  • NYSE Arca / NYSE American:純電子式拍賣,若價格無法定出,系統會自動延長時間並調整價格範圍

📌 若到了下午 3:50pm 還未重新開盤,該股票會直接進入收盤拍賣,不再進行重新開盤。


🧾 熔斷期間訂單如何處理?

不同類型的訂單在熔斷期間的處理方式不同,以下整理最重要幾點:

📌 主掛證券(例如NYSE上市公司)

  • 市場單、限價單(可顯示)、MOO、LOO:✅ 接受

  • 非顯示限價單:❌ 取消

  • IOC訂單:❌ 拒絕

  • 未成交的市場單:✅ 保留不取消

📌 UTP證券(其他交易所主掛,但可在NYSE平台交易)

  • 僅接受市場單與MOC、LOC,並轉送主掛市場

  • 其他訂單會被拒絕或取消


📉 如果發生 Level 3 熔斷會怎樣?

當市場跌幅達到 -20% 時,會觸發 Level 3 熔斷,整個交易日將不再恢復交易。次一交易日早上,交易所會公告「恢復交易訊息」,屆時才會重新開放訂單與交易。

  • 收盤價:當天的「最後一筆成交價」即為官方收盤價

  • 選擇權市場:也會同步熔斷,並在標的證券恢復交易後自動開市


🧠 為什麼熔斷機制重要?

熔斷機制讓市場在恐慌情緒高漲時暫停交易,讓機構與散戶都有喘息與重新評估的空間,有助於減緩市場崩盤、保護整體金融系統。


📌 結語:投資人該注意什麼?

  • 熔斷是風險控制機制,不是異常現象

  • 若當天市場波動劇烈,建議關注是否觸發熔斷,以及交易所的公告與重新開盤時間

  • 記得不同類型訂單在熔斷期間可能會被取消或拒絕,請提前檢查你的訂單類型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