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圈開始頻頻提到一個詞——CIPS(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正在悄悄發酵,甚至可能成為中美新一輪貨幣競爭的隱形戰場。
什麼是 CIPS?它會不會引發中美貨幣戰爭?
一、什麼是 CIPS?
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主導推動,
於2015年正式上線的一套全球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系統。
簡單來說,它就像一條專門用人民幣運作的國際金融高速公路,
讓世界各地的銀行可以直接用人民幣收付款項,
不用再透過美元或其他貨幣兜一圈,大大提升了效率與便利性。
CIPS 的幾個核心特色:
-
全球聯通:目前已有超過1000家銀行直接或間接接入。
-
降低成本:直接用人民幣結算,省下換匯手續費和時間。
-
兼容 SWIFT 標準:用熟悉的國際訊息格式(MT 格式、ISO 20022),便於各國銀行接軌。
-
兩種參與方式:可以是直接參與者(直接連線),也可以是間接參與者(透過別的銀行連線)。
二、CIPS 會引起中美貨幣戰爭嗎?
短期內不會直接引發戰爭,但會加劇競爭。
CIPS 本質上是一個「基礎設施」,目的是讓人民幣跨境支付更方便,
並沒有直接挑釁美元或美國的意圖。
但是從戰略層面來看,它確實動搖了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獨大地位。
如果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選擇用人民幣結算,
那麼美國過去透過美元支付系統(例如 SWIFT、CHIPS)施加經濟制裁的能力就會減弱。
長遠來看,美國可能會:
-
對 CIPS 參與者施壓,限制某些國家加入。
-
加強自己的金融基礎建設(例如推動美元數位化)。
-
在地緣政治上更多利用金融制裁手段。
三、CIPS、SWIFT、CHIPS 比較
這三個系統常被提在一起,以下是一張簡單明瞭的比較表:
項目 | CIPS | SWIFT | CHIPS |
---|---|---|---|
全名 | 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 | 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 |
主導國家 | 中國 | 比利時(但主要受美國影響) | 美國 |
功能 | 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系統 | 全球金融通信網路(只傳訊息,不清算) | 美元大額支付清算系統 |
貨幣 | 人民幣 (CNY) | 各種貨幣(但以美元最主要) | 美元 (USD) |
對象 | 銀行之間的人民幣支付 | 全球銀行之間傳遞支付指令 | 美國境內與國際間美元支付清算 |
地緣政治風險 | 較低(目前),但未來可能升高 | 高(美國可以透過 SWIFT 施加制裁) | 很高(美國掌控) |
設計理念 | 支援人民幣國際化,降低對美元依賴 | 促進全球金融通訊 | 快速結算美元交易 |
四、總結
如果用比喻來形容:
-
SWIFT 是全球銀行之間發訊息的郵局。
-
CHIPS 是美國清算美元大額支付的銀行。
-
CIPS 則是中國正在鋪設的人民幣國際高速公路。
目前 CIPS 還無法完全取代美元主導的金融體系,但它已經成為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環,未來隨著地緣政治、能源交易(如中東石油以人民幣計價)等局勢演變,CIPS 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
在全球貨幣競爭的版圖上,CIPS 絕對值得持續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