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保險市場裡,「還本型壽險」(又稱還本保單、儲蓄險)曾經是極受歡迎的選項。許多人覺得「到期可以拿回本金,不怕白繳保費」是一種保障與儲蓄兼具的方式。
然而,隨著利率下滑、投資管道多元化,這類保單的吸引力已不如以往。但這是否代表它已經完全沒有市場?其實不然,還是有特定族群對它情有獨鍾。
哪些人還會買還本型壽險?
-
重視保障又怕「白繳保費」的人
很多人心理上抗拒「繳了保費卻一毛拿不回來」。還本型壽險雖然報酬率偏低,但至少「有回本」讓他們安心。
-
偏好保守理財的族群
對於不想碰股票、基金的人來說,還本險是一種「強迫儲蓄」+「基本保障」的選擇。
-
高齡族群
長輩往往相信「保險公司穩健」,覺得「到期一定會拿回本金」,雖然效益有限,但能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
-
需要特定財務規劃的人
-
家長為小孩準備教育金。
-
想要結合身故保障與未來一筆領回資金的人。
市場趨勢正在改變
-
銷售量下滑:傳統還本型壽險的 IRR(內部報酬率)常僅有 1% 左右,吸引力降低。
-
新主流產品:保險公司更積極推廣「投資型保單」或建議「定期壽險+ETF/基金」的組合。
-
政策導向:金管會推動「保險回歸保障」,避免保險被誤當成單純儲蓄工具。
總結
還本型壽險 並非消失,而是轉向小眾市場。它存在的價值更多來自於「心理需求」而非「財務效益」。
對於年輕族群來說,「保障用定期壽險、理財靠ETF/基金」更符合現代財務規劃。至於還本型壽險,則多半是長輩或極度保守的族群會選擇。
👉 換句話說,還本型壽險的市場還在,但已經是 從大眾化走向特定需求 的產品了。
#保險規劃 #還本型壽險 #理財思維 #定期壽險 #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