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ETF模擬試算] 各類資產長期報酬模擬器V1(sp500、nasdaq100、0050、bond、reit、gold、USD)

各類資產長期報酬模擬器(sp500、nasdaq100、0050、bond、reit、gold、USD)

各類資產長期報酬模擬器

各類資產年化報酬率說明(30年歷史平均)

股票類資產

  • 納斯達克100: 12.5%
  • 標普500: 10.2%
  • 台灣0050: 9.8%
  • 新興市場: 9.5%
  • 澳洲股市: 9.0%
  • 歐洲股市: 8.0%
  • 日本股市: 5.0%

債券類資產

  • 非投等債: 9.0%
  • 新興市場債: 8.0%
  • 投等公司債: 6.5%
  • 美國公債: 5.5%

替代資產

  • 不動產REITs: 9.0%
  • 商品期貨: 5.0%
  • 黃金: 3.0%

保守資產

  • 通脹保值債: 4.0%
  • 美元現金: 3.5%

* 以上為歷史平均報酬率,實際投資結果可能有所不同,投資前請審慎評估風險

[投資] 主動還是被動?ETF投資人的十字路口選擇


這是一個很多投資人都會問的問題 😊
「主動式 ETF」與「被動式 ETF」各有優缺點,哪一種比較好,要看你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度與時間投入程度。


1. 被動式 ETF

定義:跟隨某個指數(如台灣 50、S&P 500、NASDAQ 100),完全依照成分股比例進行投資,不由基金經理人主觀選股。

優點

  • 費用低:管理費與手續費通常低於主動式 ETF。

  • 透明度高:投資標的清楚、規則明確。

  • 長期表現穩定:多數研究顯示,大部分主動基金長期跑不贏指數,所以被動 ETF 往往能提供穩健報酬。

缺點

  • 缺乏彈性:無法因應市場狀況做快速調整。

  • 無法超越大盤:只能「跟隨市場」,若市場下跌,你也會跟著跌。


2. 主動式 ETF

定義:由基金經理人或策略團隊主動選股、調整配置,目標是「擊敗市場指數」。

優點

  • 有機會跑贏大盤:若經理人能力強,在特定環境下可創造超額報酬。

  • 策略靈活:能及時避開壞股票,或加碼特定產業(如 AI、綠能)。

  • 多樣化:可能包含主題式 ETF(如 AI ETF、高股息成長 ETF)。

缺點

  • 費用較高:管理費、隱藏成本都比被動 ETF 高。

  • 績效不確定:根據美國 SPIVA 報告,超過 70% 以上的主動基金長期輸給指數

  • 高度依賴經理人能力:若操作失誤,可能比被動 ETF 表現更差。


3. 哪一種比較好?

這要看投資人需求:

  • 如果你想要穩健、長期投資,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 → 被動式 ETF 較好
    (例如:台灣 0050、00757;美國 SPY、VOO、QQQ)

  • 如果你相信某個主題、產業,或對某經理人的能力有信心 → 主動式 ETF 可以小比例配置
    (例如:AI 主題 ETF、高股息低波動 ETF)


建議做法
大多數投資人可以以 80~90% 被動式 ETF 打基礎,再用 10~20% 主動式 ETF 做加值或主題配置,這樣既能享受低成本的市場平均報酬,也有機會捕捉額外成長。但是,如何配置還是因人而異,任何的投資決策都一定的風險,過去的報酬也不代表未來的報酬。投資人需審慎思考!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保險] 還本型壽險還有市場嗎?解析現代保險客群的真實需求

在台灣的保險市場裡,「還本型壽險」(又稱還本保單、儲蓄險)曾經是極受歡迎的選項。許多人覺得「到期可以拿回本金,不怕白繳保費」是一種保障與儲蓄兼具的方式。

然而,隨著利率下滑、投資管道多元化,這類保單的吸引力已不如以往。但這是否代表它已經完全沒有市場?其實不然,還是有特定族群對它情有獨鍾。


哪些人還會買還本型壽險?

  1. 重視保障又怕「白繳保費」的人
    很多人心理上抗拒「繳了保費卻一毛拿不回來」。還本型壽險雖然報酬率偏低,但至少「有回本」讓他們安心。

  2. 偏好保守理財的族群
    對於不想碰股票、基金的人來說,還本險是一種「強迫儲蓄」+「基本保障」的選擇。

  3. 高齡族群
    長輩往往相信「保險公司穩健」,覺得「到期一定會拿回本金」,雖然效益有限,但能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

  4. 需要特定財務規劃的人

    • 家長為小孩準備教育金。

    • 想要結合身故保障與未來一筆領回資金的人。


市場趨勢正在改變

  • 銷售量下滑:傳統還本型壽險的 IRR(內部報酬率)常僅有 1% 左右,吸引力降低。

  • 新主流產品:保險公司更積極推廣「投資型保單」或建議「定期壽險+ETF/基金」的組合。

  • 政策導向:金管會推動「保險回歸保障」,避免保險被誤當成單純儲蓄工具。


總結

還本型壽險 並非消失,而是轉向小眾市場。它存在的價值更多來自於「心理需求」而非「財務效益」。

對於年輕族群來說,「保障用定期壽險、理財靠ETF/基金」更符合現代財務規劃。至於還本型壽險,則多半是長輩或極度保守的族群會選擇。

👉 換句話說,還本型壽險的市場還在,但已經是 從大眾化走向特定需求 的產品了。



#保險規劃 #還本型壽險 #理財思維 #定期壽險 #財務自由

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blogger] Google Blogger 的網頁傳統樣式及RWD、手動修改背景

 建立了一個 https://aigamego.blogspot.com/ 的網站,並將主題樣式改為第一代傳統樣式(可以自行編輯html程式碼)。這樣雖無法做版面配置,但是可以調整的空間很大。

以下是使用電腦瀏覽的畫面:


以下是手機瀏覽的畫面,手機瀏覽是自適應網頁RWD

網址為:https://aigamego.blogspot.com/?m=1


在body{}上修改background屬性,可以改變電腦版的背景。

例如:

body{
  background:#aba url("https://themes.googleusercontent.com/ image?id=0BwVBOzw_-hbMYzRlNDFkM2QtMTZjMC00OGI0LWFhYTgtYTQ4MWVjYTFjNDI0") no-repeat right center;
}

熱門文章